主页 > 出口百科 > 口罩出口 > 口罩出口没收会怎么样_收到不明口罩快递

口罩出口没收会怎么样_收到不明口罩快递

谭剑 2023-08-25 20:06

导读:⒈姚女士介绍,前几天下午,她突然接到快递员打来的电话,称有个“货到付款”的口罩包裹需要她签收。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家人购买的,便支付了59元。但是拆开包裹后,姚女士

⒈姚女士介绍,前几天下午,她突然接到快递员打来的电话,称有个“货到付款”的口罩包裹需要她签收。一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家人购买的,便支付了59元。但是拆开包裹后,姚女士发现里面有两只黑色的化纤布口罩,薄薄一层做工粗糙,气味也十分难闻,而且没有生产厂家和合格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⒉姚女士联系家人后,发现他们并没有在网上购买口罩。由于包装上寄货方的电话打不通,姚女士便联系了快递员,对方表示,她很可能是遇到骗子了。

⒊快递员说,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货到付款”套路,比如金戒指、首饰等,他一般都不打电话直接拒掉,现在疫情期间,骗子又出了新花样,变成口罩了,真是防不胜防。

⒋随后,姚女士向扬州市消协部门反映,经协调,快递公司退还了费用。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已经接到多起类似投诉,骗子的手法如出一辙,都是用劣质口罩作为道具,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骗取收货人钱财,市民一旦疏于查证,就会蒙受损失。

⒌邗江区消协秘书长表示消费者在收到货物时一定要仔细确认自己是不是购买了所收物品特别是家中有老人拿快递的最好事先与子女沟通好,再来签收。

⒍现在的骗子十分狡猾,利用疫情发国难财,大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小编提醒市民,保护好个人隐私,以免个人信息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在收快递时,也要仔细核对,避免上当受骗。

⒎另外,购买口罩、手套、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用品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轻信陌生人口中所谓的“特殊渠道供货”“国外代购”等虚假信息,更不要通过网络方式直接转账。

⒏1 诈骗手法一:谎称有医用口罩获取渠道谎称有医用口罩获取渠道。

⒐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社交软件结识被害人,谎称自己在医院工作或在医院有熟人,有获取医用口罩的特殊渠道,并使用另一微信号编造“医院工作人员”身份与受害人交易,骗取被害人财物。

⒑2 诈骗手法二:从网上下载虚假交易信息图。

⒒犯罪嫌疑人从网上下载大量口罩及虚假交易信息图片并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谎称有大量口罩出售。获取受害人信任进行诈骗。

⒓3 诈骗手法三:提供虚假提货地址进行诈骗。

⒔被害人所在公司复工复产需要大量口罩,在网上找到自称销售口罩的微信商户,双方约定价格后将定金转账给该商户。被害人驾车至双方约定的地点提货时,发现地址是虚假地址,商户也将其微信拉黑。

⒕被害人在企业急于复工复产无进口罩渠道及货物的情况下,发现其微信朋友圈有人发布口罩销售信息,便向诈骗嫌疑人支付定金,并介绍自己的朋友也向诈骗嫌疑人购买,诈骗嫌疑人收到钱款后失联。

⒖5 诈骗手法五:利用爱心人士急于捐赠心理诈骗。

⒗被害人在看到疫情重点地区严重的新闻后,想在网上寻找卖口罩信息,希望能急购口罩支援当地医院。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急于捐赠的心理,并虚构自己有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出售,可以直接把物资送往当地的事实。通过微信转账等方式骗取被害人钱款。

⒘6 诈骗手法六:谎称“已发物流、被政府征扣”。

⒙犯罪嫌疑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口罩销售信息。

⒚被害人发现该销售信息便联系犯罪嫌疑人购买口罩并支付定金。事后,被害人催促发货。犯罪嫌疑人谎称自己已将口罩发送物流,并提供了虚假的运单号。被害人查询运单号为空后,犯罪嫌疑人又谎称口罩在物流途中被政府征扣。

⒛两高两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义骗取公私财物,或者捏造事实骗取公众捐赠款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怎么样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口罩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没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口罩怎么样没收。

点头像!快速帮助

717087283

3234818751

0574-86090528

扫二维码

即享首单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