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出口百科 > 口罩出口 > 口罩出口量降低了吗_中国口罩大量出口的认识

口罩出口量降低了吗_中国口罩大量出口的认识

谭剑 2023-08-27 21:22

导读:⒉张大为 研究员。 ⒋3月出口数据域公布,同比增速14.7%,较今年1-2月继续放缓,但14.7%的增速仍具韧性,且是在重点城市疫情扩散的基础之上实现的,短期出口金额的韧性仍然强劲。不

⒉张大为 研究员。

⒋3月出口数据域公布,同比增速14.7%,较今年1-2月继续放缓,但14.7%的增速仍具韧性,且是在重点城市疫情扩散的基础之上实现的,短期出口金额的韧性仍然强劲。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进口增速跌至负增长,贸易顺差快速回落至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当。往前看,疫情冲击叠加后续出口的不利因素,出口的不利因素有所增多,我国稳增长难度进一步增大,稳增长政策仍有期待。

⒌剔除价格因素看,出口动能可能已经有所乏力。

⒍1-2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为9.5%和11.7%,解释了过半的出口增长,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速的贡献已经显著高于去年下半年。这种情况在3月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通过观察重点商品的出口数量进行验证:3月钢材出口数量同比进一步走负,手机、家用电气、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和船舶的出口数量同比维持在负增长,汽车及底盘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也较去年下半年以来显著下滑。后续来看,考虑到2021年出口价格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后续价格方面的高基数可能会从下半年开始逐渐拖累出口金额。

⒎结构方面,仍旧是消费品回落、资本品和中间品稳定的特征:(1)防疫物资出口仍然稳定,但伴随着海外放开口罩令等防控措施,后续略偏负面。

⒏(2)消费品出口由机电产品转向社交经济。(3)资本品和中间品韧性仍然很强。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27.1%、集成电路出口同比15.5%,均维持在较高水平。(4)地域方面,对美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对欧盟、日本和东盟出口增速均下滑,与全球给出的信号相一致,俄乌冲突下的欧日经济前景趋弱,但美国短期动能仍旧不弱。

⒐值得关注的是,进口同比大幅下滑至-0.1%,其中,原油、粮食、铜矿进口金额增速仍维持在两位数增长,但主要由价格因素贡献,剔除价格因素的进口数量增速多在深度负值区间。进口下滑或主要体现疫情冲击。相比于出口仅受到物流和航运等供给端的有限影响,进口的供需两端均受到疫情扰动。疫情管控下上游生产走弱、进口需求持续衰减。港口方面,油轮和干散货船的拥堵现象明显强于集装箱船,进口受到的航运冲击或更为显著。不过,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数量同比有所回暖,或反映汽车产业链瓶颈有所改善。

⒑往前看,出口的不利因素有所增多。一是,出口价格贡献或在下半年逐渐减弱。二是,疫情多点散发,部分核心城市疫情形势严峻,生产和物流受阻之下或存在订单转移现象。三是,俄乌冲突之下,欧日经济的前景趋弱,对全球经济和我国外需或形成拖累。四是,海外放开疫情管控,生产能力可能进一步修复。国内方面,俄乌冲突之下,我国的能源和成本优势仍将继续支撑我国的制造业优势。而疫情对进口的直接冲击显著强于出口,我国贸易顺差料继续承压,传导至汇率层面,叠加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也可能开始面临一定的小压力。

⒒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俄乌冲突演绎超预期。

⒓3大量出月出口同比增速14.7%,较今年1-2月继续放缓,但14.7%的增速仍具韧性,且是在重点城市疫情扩散的基础之上实现的,短期出口金额的韧性仍然强劲。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进口增速跌至负增长,贸易顺差快速回落至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当。

⒔剔除价格因素看,出口动能可能已经有所乏力。

⒕1-2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为9.5%和11.7%,解释了过半的出口增长,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速的贡献已经显著高于去年下半年。这种情况在3月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通过观察重点商品的出口数量进行验证:3月钢材出口数量同比进一步走负,手机、家用电气、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和船舶的出口数量同比维持在负增长,汽车及底盘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也较去年下半年以来显著下滑。后续来看,考虑到2021年出口价格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后续价格方面的高基数可能会从下半年开始逐渐拖累出口金额。

⒖结构方面,仍旧是消费品回落、资本品和中间品稳定的特征:(1)防疫物资出口仍然稳定,但伴随着海外放开口罩令等防控措施,后续略偏负面。(2)消费品出口由机电产品转向社交经济。前期支撑出口的地产后周期产品和电子产出的出口动能已经开始趋弱,家具、灯具、电脑出口同比增速维持个位数、家电出口同比跌入负增长。但纺服玩具相比于去年同期有较好表现,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与社交经济修复相关。(3)资本品和中间品韧性仍然很强。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同比27.1%、集成电路出口同比15.5%,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⒗(4)地域方面,对美出口同比增速小幅回升,对欧盟、日本和东盟出口增速均下滑,与全球给出的信号相一致,俄乌冲突下的欧日经济前景趋弱,但美国短期动能仍旧不弱。

⒘值得关注的是,进口同比大幅下滑至-0.1%,其中,原油、粮食、铜矿进口金额增速仍维持在两位数增长,但主要由价格因素贡献。剔除价格因素的进口数量增速多在深度负值区间,如粮食(-5.6%)、铁矿砂(-14.5%)、原油(-14.0%)、集成电路(-17.9%)。

⒙进口下滑或主要体现疫情冲击。相比于出口仅受到物流和航运等供给端的有限影响,进口的供需两端均受到疫情扰动。疫情管控下上游生产走弱、进口需求持续衰减。港口方面,油轮和干散货船的拥堵现象明显强于集装箱船,进口受到的航运冲击或更为显著。不过,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数量同比有所回暖(3月为2.9%,较去年底的大幅度负值有显著改善),或反映汽车产业链瓶颈有所改善。

⒚(1)往前看,出口的不利因素有所增多。一是,出口价格贡献或在下半年逐渐减弱。二是,疫情多点散发,部分核心城市疫情形势严峻,生产和物流受阻之下或存在订单转移现象,3月新出口订单显著下滑,或体现在后续的出口数据中。三是,俄乌冲突之下,欧日经济的前景趋弱,对全球经济和我国外需或形成拖累。四是,海外放开疫情管控,生产能力可能进一步修复。

⒛疫情冲击叠加后续出口的不利因素,我国稳增长难度进一步增大,稳增长政策仍有期待。

(2)当然,俄乌冲突之下,我国的能源和成本优势仍将继续支撑我国的制造业优势。

(3)疫情对进口的直接冲击显著强于出口,4月上海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且全国扩散压力不减,我国贸易顺差料继续承压,传导至汇率层面,叠加中美利差收窄,人民币也可能开始面临一定的小压力。

1、疫情影响超预期:受疫情影响,消费复苏艰难。

2、俄乌冲突演绎超预期:俄乌冲突的发展具有不确定口罩性,关注对全球供应链与通胀影响。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出口量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口罩出口量大量出。

点头像!快速帮助

717087283

3234818751

0574-86090528

扫二维码

即享首单免费